复来作文网

《浴血荣光》读后感 3篇

时间:2019-12-22 19:08:05 作者: 浏览:7177次

《浴血荣光》读后感一

今天,我与大家分享最近阅读的一本书《浴血荣光》,这本书的作者是著名军事战略家和军事作家金一南少将,他的《苦难辉煌》《胜者思维》等著作都很受读者欢迎,曾引起较大的社会反响。
之所以选择这本书,主要有三个方面原因,第一,作者是以大战略眼光来重新审视中共前期党史,立论高瞻远瞩,选择的史料独辟蹊径,因此书中有很多之前没有听过、却在历史中曾发生过的新鲜史迹;第二,作者是以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讲述重大历史事件,对历史人物绝不人云亦云,对中共党史中无论是否有定论的人物、事件,只要有确凿证据,就据实言之。比如:对陈独秀、李立三、李德等人,作者在对这些犯过错误的人批评的同时,采取了辩证唯物主义的态度厘清他们对中国革命作出的贡献。第三,书中文字语言朴实,风格清新,仍是作者惯用的散文式纪实手法,将一个个历史事件讲得清晰明了、鲜活生动,读起来很轻松。
这本书共分为十个部分,内容是以中国共产党早期发展史为主线,把独立成篇的98个章节串联起来,讲述了中国共产党人坚定的信仰是如何形成的?中国共产党人如何在艰苦卓绝的斗争中创立独特的理论体系?中国共产党人不断探索正确革命道路的曲折经历?
这本书主要讲述了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到1949年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这段历程,通过一个个历史事件,剖析了当时中国共产党领导人的思想、观念、行为、动机和抉择形成的历史背景,生动地刻画了不同信仰的那些曾经领袖们的命运沉浮,反映了只有真正的中国共产党人才能在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中坚守初心和信仰。书中详细介绍了毛泽东关于“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等重要思想的形成过程,包括它的历史缘由、现实中血的教训、长期斗争的需要,政权取得后的保障等。以及在不断实践中,逐步创立了独特的理论体系,为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取得最后胜利指明了前进方向。书中还介绍了老一辈革命家在探索中国革命正确道路中的一些鲜为人知的事迹,如:周恩来在长征前与毛泽东进行的一次改变中国命运的谈话,长征前,毛泽东给中央写信,要留在苏区坚持斗争,周恩来得知情况后,连夜赶到毛泽东住处,与他进行彻夜长谈,改变了毛泽东当时的想法,随中央红军北上进行长征。
读完这本书,有三点体会与大家分享。
第一点体会,坚定的理想信念是一名共产党员从“自我”到达“无我”的基石。一个没有坚定信仰的人,他心中只会有“自我”。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取得胜利,正是因为有千千万万个信念坚定、敢于斗争的共产党人组成的坚强集体,这个集体在中国革命面临重大挫折的紧要关头总会涌现出一大批“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为理想信念不惜牺牲生命的英雄,像红军20师师长胡天陶被俘时,让国民党大吃一惊的是一位红军师长在冰天雪地中身上只有几件打满补丁的衣服,而在国民党的威逼利诱下,胡天陶始终没有屈服。这就是共产党人的信念,他们这种勇于牺牲的精神,就是一种从“自我”升华到“无我”境界的真实写照。今天我们虽然与革命先辈所处的时代不同、任务不同,但是目标和方向是一致的,这就要求我们坚定理想信念,锤炼高尚品格、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志存高远,主动把个人梦融入中国梦,实现人生价值。
第二点体会,要正确面对个人成长道路中的挫折与坚守。书中讲到,中国共产党的道路从一开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毛泽东思想也并非一开始就得到大家的认可。红军在长期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中几乎实践了所有当时比较先进的军事思想,也几乎尝遍了所有失败的滋味,通过一次次的战斗,一次次的失败,一次次的反思,不断总结,不断成熟。毛泽东思想也是被一次次实践证实后才大放异彩的。对我们来说,在工作和生活中也会遇到许多挫折,有些人知难而退,有些人迎难而上。我认为只要选择正确的方向,把挫折当历练,把失败当教训,人生就是在这样的历练与教训中不断成长起来的。
第三点体会,要正确对待工作中的付出与回报。书中讲述有很多共产党人为取得革命的胜利,不惜抛头颅、洒热血的英勇事迹,他们不为官、不为钱、不畏苦、不惧死,只为主义和信仰。例如:陈赓是黄埔一期学员,是蒋介石的得意门生和救命恩人,但是他毅然放弃荣华富贵和锦绣前程与蒋介石彻底决裂,不求回报地走上了革命道路,为新中国成立做出突出贡献。今天,我们就是要继承和发扬革命先辈的奋斗奉献精神,在工作中要始终保持不畏难、不懈怠、不退缩的劲头,始终保持敢想、敢闯、敢干的奋斗精神,把付出当成快乐,把吃苦当作幸福。如果我们的工作能得到群众的认可和满意,就是对我们付出作出的最好回报。

《浴血荣光》读后感二

盛毅娜

9月5日,市交通运输局机关开展读书分享活动,盛毅娜同志为大家分享了阅读金一南先生《浴血荣光》的切身体会,赢得共鸣。现将原文分享如下,推荐大家都读一读《浴血荣光》。

“金戈铁马,已被高速公路上如过江之鲫的车流所取代。战火硝烟,也早被城市森林中五光十色的霓虹灯光消融。沧海桑田,战争与革命已经过度到和平与发展。

我们已经走过很长的路程,还记得当初出发的理由吗?我们正在以举世震惊的速度创造物质财富。但一个民族的崛起,仅仅是物质的堆积?我们还有没有崇尚的信仰?还有没有凝练的精神?为了民族救亡和民族复兴,那些最坚决、最勇敢、最能奋斗、最富牺牲精神的中国人出发了:李大钊不到38岁就英勇就义、毛泽东34岁上井冈山,周恩来29岁领导南昌起义……”,每次读金一南教授的《浴血荣光》都让能我充满热血与激情。正如《浴血荣光》这本书中写的:“那是一个热血澎湃、狂飙突进的时代。中国共产党的一批年轻人浴血奋斗……没有一个人老态龙钟,没有一个人德高望重,都是主义、奋斗、牺牲、救亡。”他们只为主义只为信仰,他们以自己的一腔热血,改变了中华民族的历史与命运,完成了中华民族的洗礼。

这本书讲述的是中国共产党人走过的艰苦卓绝革命进程,从1921年党组织成立到1949年赢得政权,从1927年大革命失败到1934年红军被迫长征,从1921年成立之初的50多名党员到1949年夺取全国政权,通过剖析当时中共领导人物的思想、观念、行为、动机和抉择,刻画着不同信仰的那些曾经的领袖们的命运沉浮,在让我切实感受到老一辈革命家为了解放新中国在革命的血雨腥风中的大无畏精神、无数共产党人艰苦卓绝、不怕牺牲、勇于奋斗的革命精神的同时,也深刻体会到“信仰的力量”,中国革命之所以能取得胜利,中国革命选择了中国共产党,它并不是偶然,而是历史的抉择,更赢得最广大人民的衷心拥护,中国共产党由弱变强、领导中国人民实现革命和建设伟大胜利的原因就是有坚定的信仰和信念。

有人曾问邓小平同志:“长征那么艰难凶险,你是怎样走过来的?”他坚定地说:“跟着走!”在长征最艰难之时,许多人不知道部队明天要开拔到哪里、最终将落脚何处,但红军将士最常讲的一句话就是“只要跟党走,一定能胜利”。跟党走,跟着理想信仰走,就是向着光明的前途走,这种忠诚信仰的力量,何尝不是发自内心的看齐追随。“心有所信,才能行远”。

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就把共产主义确立为远大理想,一代代共产党人为之奋斗终身,97年始终没有改变。是的,近代以来从没有哪一个团体像中国共产党这样,拥有这么多为胸中主义和心中信仰抛头颅、洒热血、舍生忘死的有志之士。陈赓是黄埔一期学员,是蒋介石的得意门生、心腹爱将和救命恩人,为何他会放弃荣华富贵和锦绣前程与蒋介石彻底决裂?陈赓的答案是:蒋介石的信仰不是真理的信仰!理由多么简单,标准又多么严苛!

今天,时代变了、观念变了,但我们对党忠诚的信仰不能变。 苏东坡有诗云:“八风吹不动,端坐紫金莲”,如果我们缺乏定力、为其所制,就有可能迷失自我、信仰丧失、柱折屋塌。 长征中,经历血战湘江一役后,中央红军由出发时的8.6万人锐减到3万人。漫漫征程中,大多数人穿着褴褛的军装,消失在战火硝烟的历史帷幕中。他们没能见到胜利的那一天,没有赶上评功授勋,也没有机会荣归故里,而是用生命诠释了默默奉献不图任何回报、甘于付出不计名利得失的党员本色。

《浴血荣光》读后感三

王果
读完《浴血荣光》,心里久久不能平静。
中国共产党从1921年到1949年夺取政权,并非一帆风顺,甚至多次陷入危险境地,比如1927年大革命失败,无数共产党员人头落地;1934年红军被迫长征,从最开始的10万人到最后的万余人,折了将近90%;1941年又有皖南事变惨剧。而中国革命的闪光之处就在于无数共产党人的艰苦卓绝、不怕牺牲和勇于奋斗的革命精神和坚定信念。

如果说把共产党夺取政权,比作创业,则是一部波澜壮阔的奋斗史,有很多地方值得借鉴。

1.实事求是,走一条符合自己特色的道路:
建党之初,面对苏联提出援助,陈独秀断然拒绝,认为这么做,拿人家的手短,势必要受人摆布,中国革命也将变成雇佣革命。
但办各种刊物,搞工人夜校,出版各种革命书籍,翻译,营救同志...,都需要钱,指望一群党员的党费,实在是捉襟见肘,但又没有其它经济来源,最后不得已还是接受了苏联的援助,但后果是1927年大革命的失败。
随后的李立三,饮马长江,但由于没有经济来源,还是不行,1935年的长征,也是听信所谓的共产国际代表李德的瞎指挥不得已之举。
最后,是毛主席,实事求是的分析中国国情,分析了中国红色政权为什么存在以及如何发展的问题,提出工农武装割据,建立革命根据地,走一条自己的道路,至此解决了生存和经济来源。
要知道当年的鄂豫皖苏区一趟趟去上海给党中央送经费和黄金的。钱从哪里来? 都是通过打土豪分田地来的。

2.决策后行动要快,兵贵神速:
长征后,留守皖南的红十军战斗失利,南下返回闽浙赣边,此时敌情已十分紧急,粟裕作为红十军团的参谋长,坚决要求部队不能停留,连夜行动突破敌人封锁线,但指挥员刘畴西,认为不对刚刚到齐,人员疲惫,当晚休息,争执不下情况下,最终决定粟裕带领先头部队先走,大部队留下休息,结果大部队被敌人十四个团包围,红十军团终遭失败,军政主席方志敏和指挥员刘畴西也双双走向了刑场。

3.总结是持续进步的基础:
在本书中,才知道战神林彪,早年指挥作战,也吃过两次很大的亏。
1929年红四军出击赣南,林彪任二十八团团长,担任警戒,但林彪没有组织看地形,也没有研究复杂情况下如何协同,发生紧急情况如何处置,结果敌人悄悄摸上来,顿时一片混乱,兵败如山倒,为摆脱追兵,部队日夜行军,随后四战四败。
当夜部队驻扎,第二天早上林彪带领后卫率先开拔,没有通知军部,结果敌人又摸上来,情况危及到什么地步?
1>枪响时,毛主席才醒来,敌人的先头部队已经越过他的住房;
2>朱德差一点让敌人堵在房子里,警卫员中弹牺牲,妻子被俘牺牲,他抓起警卫员的冲锋枪,才杀出重围;
3>陈毅披着大衣疾走,被敌人抓住大衣,他急中生智,把大衣向后一抛,正好罩住敌人脑袋,方才脱身;
...
正是在一个个失败中,摔打出一个林彪。
林彪卓越的指挥作战能力是摸爬出来的。
凡作战吃过亏的,他没有忘记,一笔一笔记下来,进行总结,把亏作为下次作战的基础。

4.信仰是最伟大的领导力:
共产党人在最为困难的时刻,在被追杀和通缉,被围剿时锻造出的坚定性,驱散了人们内心的失望和恐惧。
西方领导科学认为领导力形成依赖三要素:一是恐惧,二是利益,三是信仰,恐惧迫使人服从,利益引导人服从,信仰则是发自内心的,也是最有感染力的。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