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来作文网

说说《春》以外的朱自清

时间:2019-03-05 16:51:50 作者:罗江泉 浏览:1261次
   其实论及社会影响力,朱自清是无法与敦厚儒雅却一呼百应的胡适相提并论的,且不说胡适在美国康奈尔求学期间就已峥嵘乍现、人人尽知,仅荣誉博士学位一项一生就获得过三十五个,更遑论其外交贡献了。1938年,时任行政院长孔祥熙催促胡适就任中国驻外大使电报说:“此次赴美,国家前途利赖实深。”言切情真,哀哀之意不言自明。
论及文学成就,中学阶段仅以教材选编的篇目篇幅数量而论,鲁迅先生首屈一指,无人望其项背,部编教材更是在初中第一年上学期就安排了课外阅读经典《朝花夕拾》的重点推荐内容。
然而,就在校园恰是丹桂飘香的金秋时节,懵懂孩童的初中语文第一课,教材安排的重点教读篇目即是朱自清的散文《春》。先入为主,这样以来孩子们对朱自清的印象将终身不忘,成为融入血液的文化基因。

这篇散文若硬要结合作者“颇不宁静”的当时心绪来讲,在学生的这个年龄阶段显然大煞风景,相反,孩子们往往只被文章的“意象单纯、主题明朗、语言优美”所吸引,而且在“春”的赞歌中,它层次分明又过渡自然(绘春景“春草”“春花”“春风”“春雨”依次登场,凌而不乱);活泼喜悦又不装腔作势(“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完全孩提视角,豆蔻语气,寻不见巨匠大家的文绉绉和吊书袋);语言接地气又极富表现力(描写“春雨”,一连三个比喻“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这些喻体司空见惯,是百姓家常,却极其形象的写出了春雨“密”“亮”“细”的特点,让人一下子眼前浮现出一副春雨斜斜密织又晶莹可人的图景)。
文章所选择的很多意象,虽然与孩子们隔着历史的鸿沟,不但并不疏远,还无比亲近,比如:“太阳的脸红起来了”,“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蜜蜂嗡嗡地闹着”,“蝴蝶飞来飞去”,“牛背上牧童的短笛”,“刚落地的娃娃”,“小姑娘”,“健壮的青年”……不得不让人由衷感叹:童心未泯,美文不老!
所以课本安排“朗读并背诵全文”。因为积累比分析更重要,而且老师费尽口舌往往画蛇添足、破坏美感,相反模仿声腔口吻,从而脑补画面营造意境,文图两相对照,咀嚼反刍,倒是收益良多!
然而,还是想讲一些不妨一阅的题外话,毕竟朱自清从此将长久地在孩子们心中驻留身影,而且这个文化符号本身尚有很多可以启迪学生修身励志的意蕴和内涵。
一、我是扬州人
朱自清, 1898年11月22日,出生于江苏省东海县(东海就是海州,现在是陇海路的终点)。六岁随家人迁居扬州。在那里度过了童年和少年时代。所以他自称“我是扬州人”。关于这段经历,在朱自清《我是扬州人》中有交代:
“有些国语教科书里选得有我的文章,注解里或说我是浙江绍兴人,或说我是江苏江都人——就是扬州人。有人疑心江苏江都人是错了,特地老远的写信托人来问我。我说两个籍贯都不算错,但是若打官话,我得算浙江绍兴人。浙江绍兴是我的祖籍或原籍,我从进小学就填的这个籍贯;直到现在,在学校里服务快三十年了,还是报的这个籍贯。不过绍兴我只去过两回,每回只住了一天;而我家里除先母外,没一个人会说绍兴话。
我家是从先祖才到江苏东海做小官。东海就是海州,现在是陇海路的终点。我就生在海州。四岁的时候先父又到邵伯镇做小官,将我们接到那里。海州的情形我全不记得了,只对海州话还有亲热感,因为父亲的扬州话里夹着不少海州口音。”
“六岁那一年父亲将全家搬到扬州。后来又迎养先祖父和先祖母。父亲曾到江西做过几年官,我和二弟也曾去过江西一年;但是老家一直在扬州住着。我在扬州读初等小学,没毕业;读高等小学,毕了业;读中学,也毕了业。”“中学毕业,我是十八岁,那年就考进了北京大学预科,从此就不常在扬州了。”
朱自清之与扬州,够得上“生于斯,死于斯,歌哭于斯”:先妻武钟谦女士肺病死在扬州,祖父母、父母亲、亡妻,九个孩子中二女及一个小儿子也夭折葬于此地。后来朱小涛(朱自清孙)在自己的回忆散文中写道:“但他(朱自清)是在扬州长大的。扬州是其祖宗庐墓之地。在这里,他念私塾,读小学、中学,考大学,结婚生子。因此,他自称‘我是扬州人’,并以此为题著文。我家在扬州的生活也成了他日后文学创作的库藏之一。包括《背影》在内的许多篇什都与扬州有关。”

风光旖旎的扬州,古称广陵、江都、维扬,建城史可上溯至公元前486年,这里不仅有园林“标本”瘦西湖、个园、何园等风景名胜,更有厚重历史,是一座名副其实的文化名城:汉代大儒董仲舒担任江都相时提出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从此华夏大地,儒教一统;唐代扬州诗人张若虚《春江花月夜》孤篇盖全唐;“苏门四学士”之一秦观、唐代东渡日本的名僧鉴真和尚、“难得糊涂”的郑板桥、现代著名作家汪曾祺等都是扬州土著;另外,白居易、杜牧、欧阳修、苏轼,一代奇书《红楼梦》作者曹雪芹祖父曹寅,甚至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都曾在此做官居住少则三五载,多则数十年,扬州城的这种文化传承和濡染,对在此生活了13年之久的朱自清影响深远,无形中陶冶了其性情,养成他后来和平中正的品性和向往自然美的情趣。
二、佩弦以自急
中国文人是有圣人情结的,常常对自己的社会担当充满着别样的期许,即所谓“达则兼济天下”。自幼继承家学,深受士大夫家庭影响,有着“整饬而温和、庄重而矜持”文人气质的朱自清当然概莫能外。
这一点从他的起名便可窥见一斑。据说,朱自清出生后,由于父亲是苏东坡的忠实粉丝,于是就从苏轼《和董传留别》“腹有诗书气自华”中撷取两字,给儿子取名“自华”。改名“朱自清”是在他1917年报考北京大学的时候,《楚辞·卜居》有言:“宁廉洁正直以自清乎”,意为廉洁正直让自己保持清白节操。选“自清”作为自己的名字,就是一种自勉:困境不丧志,世浊我独清。
不仅如此,他同时还给自己取了个字叫“佩弦”,出自《韩非子·观行》“董安于之性缓,故佩弦以自急”,意思是弓弦常常处于紧张亢奋状态,自己性缓更应当如“佩弦”一般,用以警戒自己不可懈怠。其实,朱自清从不懈怠的励志心态,在他的散文《匆匆》中表露无遗:“于是——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我觉察他去的匆匆了,伸出手遮挽时,他又从遮挽着的手边过去,天黑时,我躺在床上,他便伶伶俐俐地从我身上跨过,从我脚边飞去了。等我睁开眼和太阳再见,这算又溜走了一日。我掩着面叹息。但是新来的日子的影儿又开始在叹息里闪过了。”
“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我不禁头涔涔而泪潸潸了。”“我赤裸裸来到这世界,转眼间也将赤裸裸的回去罢?但不能平的,为什么偏要白白走这一遭啊?”
这是一种男儿自强、责无旁贷的自警自励,也是一种浮生虚度、庸碌可耻的自我鞭策,有时更会是一种几近苛责的自我折磨,翻看朱自清日记,其中有三则写他夜里做着的同样一个梦,内容是:
1931年12月5日:“……梦里,我被清华大学解聘,并取消了教授资格,因为我的学识不足……”
1932年1月11日:“梦见我因研究精神不够而被解聘……”
1936年3月19日:“昨夜得梦,大学内起骚动。我们躲进一座大钟寺的寺庙,在厕所偶一露面,即为冲入的学生发现。他们缚住我的手,谴责我从不读书,并且研究毫无系统。我承认这两点并愿一旦获释即提出辞职。”

日有所思,夜有所梦,朱自清做事向来严谨认真,但他仍“君子三省”,不断自我反省,自我审视,总觉着自己资质一般,不够聪敏,也不够勤奋努力,于是内心承受巨大压力,“佩弦以自急”,这种社会责任感实在令人怜爱叹息。
三、“刚起头儿,有的是工夫,有的是希望”
其实,他不仅家学渊源、天赋异禀,而且勤奋异常、著作等身:作品27种,近200万字,除了散文,他的诗歌、文艺批评和学术论著等均有传世名篇。与他一起创办《诗》月刊的叶圣陶先生评价中肯:“每回重读佩弦兄的散文,我就回想起倾听他的闲谈的乐趣,古今中外,海阔天空,不故作高深而情趣盎然。我常常想,他这样的经验,他这样的想头,不是我也有过的吗?在我只不过一闪而逝,他却紧紧抓住了。他还能表达得恰如其分,或淡或浓,味道极正而且醇厚。”有这样“立德立言”的成就大可高枕无忧,而他仍旧守拙如初。
北大刚毕业,在杭州第一师范教书时的情形,他的学生魏金枝在《杭州第一师范时代的朱自清先生》中这样描述:“他那时是矮矮胖胖的身体,方方正正的脸,配上一件青布大褂,一个平顶头,完全像个乡下土佬。讲的是杨州官话,听来不甚好懂,但从上讲台起,便总不断地讲到下课为止。好像他在未上讲台前,早已将一大堆话,背诵过多少次。又生怕把一分一秒的时间荒废,所以总是结结巴巴地讲。然而由于他的略微口吃,那些预备好的的话,便不免在喉咙里挤住。于是他更加着急,每每弄得满头大汗……一到学生发问,他就不免慌张起来,一面红脸,一面急巴巴地作答,直要到问题完全解决,才得平舒下来。”
后来到了清华,他的学生吴缃在《佩弦先生》中这样回忆:“我现在想到朱先生讲书,就看见他一手拿着讲稿,一手拿着块叠起的白手帕,一面讲,一面看讲稿,一面用手帕擦鼻子上的汗珠。他的神色决是不很镇定,面上总是泛着红。他讲的大多援引见别人的意见,或是详细地叙述一个新作家的思想与风格。他极少说他自己的意见;偶尔说及,也嗫嗫嚅嚅的,显得要再三斟酌词句,惟恐说溜了一个字,但说不上几句,他就好像觉得自己已经越出了范围,极不妥当,赶快打住。于是连连用他那叠起的白手帕抹汗珠。”
著名记者柏生在《永远怀念朱自清老师》中回忆:“(朱先生)胃病时而发作,身体已经大不如前了。但每次上课,他仍然认真备课写讲义,课堂上板书一笔一画从不潦草。朱先生不仅在课堂认真讲学,课下,还同我们青年学生一起探讨问题。他总是那么谦虚,对我们既循循善诱,又非常尊重我们的意见。甚至先生自己写了文章,也常常要倾听同学们的意见。学生写了读书报告或学术论文,朱先生总是认真仔细地加以批改指导,甚至一句话,一个标点,他都从不放过。”
1925年,朱自清以中学教师身份跻身大师云集的清华园时年仅27岁,从22岁任中学教员开始,正是这种始终如一的虚怀若谷,让他永远如行者般奔跑不息,他在《春》中一语双关的写道:“‘一年之计在于春’,刚起头儿,有的是功夫,有的是希望。”行者常至,为者常成,很多时候,起点并不能限囿终点,状态比高度更重要,当你妄自菲薄、自怨自艾的时候,其实为时不晚,不妨重整行装。
四、“匆匆而去,背影长留”
在朱自清扬州故居老屋里有许多名人留下的题词,作家柯蓝这样写道:“匆匆而去,背影长留。”
先生于1948年8月12日因胃病复发,在北大附属医院手术无效病逝,据说,弥留之际的朱自清体重只有38.8公斤。如此羸弱的身体却支撑着依旧挺拔的灵魂。
在那个风雨如晦的年代里,华夏大地满目疮痍,百业萧条,物价飞涨,民不聊生,知识分子也朝不保夕,“光景很是惨淡”“一日不如一日”。贫病交加的清华大学中文系主任朱自清,一家老少只是以稀粥糊口,食不果腹。当局为缓和教授们的不满,给他们发了“面粉配给证”,凭证可购买美国援助的平价面粉。
美国的驻华大使司徒雷登、驻沪总领事卡德宝大放厥词,攻击中国人民不识好歹,恩将仇报。据此,张奚若等著名学者,于1948年6月17日起草了《百十师长严正声明》,反击美国政府的诬蔑与侮辱。声明最后说:“为表示中国人民的尊严和气节,我们断然拒绝美国具有收买灵魂性质的一切施舍物资,无论是购买的或给予的。下列同人同意拒绝购买美援平价面粉,一致退还配给证,特此声明。”
6月18日,朱自清、金岳霖、吴晗、陈梦家、钱伟长、朱德熙、余冠英等毅然在《抗议美国扶日政策并拒绝领取美援面粉宣言》上签了名。据说,吴晗拿了声明书来到朱自清家中征求签名。由于长期的困苦生活和工作劳累,朱自清正胃病严重复发卧床不起,重病缠身而且无钱医治,吴先生对朱自清说:“朱先生家老少九口,日子过得特别艰难,若在声明上签字,经济损失比别的教授都大。但我还是来了,是为尊重你的意见,总之是不要勉强。”
“我的秉性,吴先生是知道的。春秋时气节之士坚持不吃嗟来之食活活饿死,傲骨可嘉,足可为人师表。故我宁可饿死,也不要带有侮辱性施舍的美援面粉。”朱自清说罢,支撑着坐起来,毫不迟疑地拿起笔,在声明上工工整整写了“朱自清”三个字。
朱自清自然明白签上自己名字需要全家上下付出怎样的代价,此刻距离病逝已不足两月时间,可以想见的是,随后的日子里,朱自清承受了怎样的贫病折磨和一家上下无米下锅的困窘煎熬。毛泽东对朱自清给予称赞,赞扬他“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一介书生的朱自清用自己不足80斤的孱弱病躯支撑着一个民族的铮铮脊梁,至此,谁敢再言“仗义每是屠狗辈,懦弱多为读书人”!
先生匆匆而去,但背影长留,清华大学破天荒地降半旗致哀。追悼会上,校长梅贻琦哽咽致辞,泣不成声。数月之内,社会各界纪念诗文多达160余篇,形成一个影响一时的文化事件。
九三学社创始人许德珩撰挽联悼念:
教书三十年,一面教一面学,向时代学,向青年学,生能如斯,君诚健者;
生存五一载,愈艰苦愈奋斗,与丑恶斗,与暴力斗,死而后已,我哭斯人。
“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尽管岁月更迭,历史沉淀,但先生不会陨落于岁月长河。我想无论先生笔下的春日多么怡人,荷叶何其婀娜,那个黯然的夏日注定难熬,荷塘边据说夜里依旧聒噪的蝉鸣难道便是恼人的哀乐?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