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鹧鸪天·林断山明》赏析

时间:2022-03-23 19:00:16 作者:林羲之 浏览:0
林断山明竹隐墙。乱蝉衰草小池塘。

翻空白鸟时时见,照水红蕖细细香。

村舍外,古城旁。杖藜徐步转斜阳。

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凉。

一个人最怕的就被贴标签,特别是不好的标签,如果是好的标签又怕被定型,想要改变人设都很难。苏轼身上也有一个标签,以至于提到苏轼人家就说那个“旷达乐观”的人,仿佛就是个天生的乐天派,没有烦恼,恣情山水,就算有烦恼也能自我派遣从而达到豁达的境界,有时候还能在自然山水中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

但是其实人是有七情六欲的,人的情感是很复杂的,当下抒发的情感也未必是他一生的写照,旷达之人也难免会有抑郁烦闷之时,难道不允许他们伤心的时候也可以抱头痛哭吗?难道在自己的日记里还要伪装自己吗?

苏轼之所以这么受人喜爱,估计就是因为他是一个率性任真的人吧!在宋朝如此循规蹈矩的风气下,他是一肚子的“不合时宜”。他身上的迷人之处三天三夜也说不完,也许你为了标新立异可以说你不喜欢苏东坡,但是不妨读读他的诗词吧!你肯定会无可救药地爱上这个男人。

《鹧鸪天》这首词我很喜欢,不仅仅是因为最后一句,苏轼的词中经常有很多经典的句子,读来耳熟能详,却不知道是哪一首词里面,而我喜欢这一首词更多的是喜欢一种一气呵成的感觉。词的上阕写景,下阙委婉含蓄地抒情,而正因为委婉含蓄的抒情方式,使得很多人无法理解苏轼的心境,但其实从头细读,读到最后自然就会豁然开朗。

开头两句直接罗列七个意象,每个意象都搭配一个生动形象的形容词,将眼前所见之前呈现在读者面前,我们也仿佛身临其境。树林尽头是明朗清秀的高山,“明”与“暗”相对,可见山景之秀美清丽,颇有“悠然见南山”之恬静闲适,然而与陶渊明的悠闲不同,苏轼此时正被贬黄州,何时能够回到朝廷还不得所知,眼前的大山瞬间就像屏障一样挡住了人的视线,苏轼心里想看之处究竟是何处?细细品味,收回视线的诗人估计不愿意再向远处眺望了吧?接下来的一个“隐”字是我最喜欢的,是竹子“隐”了还是墙“隐”了,当然是墙。苏轼曾经说过:“可使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医。”可见即使被贬黄州,苏轼还是一样会用心装点自己的住处,不可使住处无竹,而这太过茂盛翠绿的竹子不正好遮挡住了雪白的墙壁吗?以至于墙壁好像消失了。第二句的“乱”字和“衰”字既是写实,也是诗人心烦意乱、心绪不宁的写照。蝉的叫声杂乱无章、连续不断、聒噪刺耳,毫无美感可言,听得人愈加烦躁。眼前枯萎衰败的杂草看上去了无生机,让人提不起兴致。一方小池,可见苏轼被贬之地的居住环境也是简陋。

三四两句仍是写景,但稍有变化,让人感觉稍微有了一线生机,其中尤以两个叠词用得最妙。杜甫的《客至》中写道:“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那是因为平时都没有人来,群鸥才会日日光顾,并不会被人所打扰,而苏轼时时看见的白鸟或许也是因为此地过于清冷无人光顾才敢大胆在此自由翻飞。诗人时时可见也是百无聊赖至极,才会日日盯着这自由翻飞的鸟儿了吧?小池塘中的水清澈见底,水面上出淤泥而不染的荷花散发着淡淡的芬芳,“细细”二字不之言荷花的清芬,通过诗人的嗅觉来让我们品味。这里的荷花与“淡妆浓抹总相宜”的西湖荷花相比又有什么区别呢?只不过是看花人的心境不同罢了!

下阙我们看到了一个无所事事整日在外面拄着拐杖溜达的诗人,一个”转“字,暗示着时间的流逝,从日出到日落,能有什么事儿做呢?又是碌碌无为的一天罢了,感叹”又得浮生一日凉“的苏轼很让人心疼呀!

好在坚强的人从来不会被现实打倒,牢骚发完了生活还得继续,还得唱出这样振奋人心的歌词:”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这样的苏轼真的太爱了。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暮秋独游曲江》赏析
相关作文
最热作文
关于本站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联系站长
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您不愿意作品在本站发布,请联系QQ769913200
豫ICP备11004157号 公安备案号41032602000104